找到相关内容452篇,用时8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宗赜《孝行录》及其与大足宝顶劝孝石刻的关系

     唐代的宗密附合儒家经典《尚书》对孝的看法,提出佛教和儒家都宗奉的孝道,是宇宙的根本。他说:“始于混沌,塞乎天地,通入神,贯贵贱,儒释皆宗之,其唯孝道矣。”契嵩尽管也是按代表儒家孝道思想的《孝经》来...宗赜《孝行录》及其与大足宝顶劝孝石刻的关系  侯冲  现存明清时期抄写的云南阿吒力经典,是较为珍贵的佛教资料。对这些新资料进行研究后,我们可能会改变以往的一些看法,对这些新资料的价值也会看得更清楚。...

    侯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02965000.html
  • 宗教神学归根结底是一种人学——《宗教思想家论人生》总序

    上所施,故从文。下效,故从孝。儒家经典《中庸》中有所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为道,修道之为教。”《易经?观》中也有“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这些都更进一步强调和突出了宗教的...不仅儒家注重从人或人生的角度、从道德和伦理的角度来审视宗教,而且我国的其他一些宗教思想家也都大体持守了这一传统。  我国东晋时期的著名道教理论家葛洪在其名著《抱朴子》中,在批评人们对“道家养生”一说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05665023.html
  • 中国佛教的孝道思想

    借佛之名撰写富含孝道思想的经典著作,对佛教孝道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论述和扩充,构筑了具有中国佛教特色的孝道伦理思想体系。  中国佛教孝道思想从源头上虽然依托于中国本土的儒家伦理和印度佛典中的有关论述,二者...者,要送葬、承志,要追念父母和祖先。为了使人们做到亲老,子女养之;亲病,子女侍之;亲死,子女葬之,儒家经典规定了一系列的孝道规范和行动准则。  而中国佛教孝道思想认为,要以“敬”、“德”报父母恩,更要...

    刘立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42365212.html
  • 王恩洋的教育思想初探

    ,王先生每天给他们讲解儒家经典,佛教的课不如儒家的多,看来王恩洋先生始终在贯彻他的育人以德为本的思想。虽然现在看来他的学生并没有出现硕儒大家,只有高僧大德,但是他所从事的平民教育的事业是高尚的。...一如清水纯净。所以国家有兴衰更替,但作为安生立命的“大道”或“人道”则是不会改变的,始终存在的。二是由于六朝以来社会动荡不安,儒家学说不兴,东来的佛教成为人生的解脱道路,许多高僧隐匿在深山,致力于洁身...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93965525.html
  • 江苏佛教界著名人士简介

    法相宗,并且深研戒律,"归极净土",对新传播的基督教持批评态度。著作有《起信论裂网疏》、《阿弥陀经要解》、《教观纲宗》、《大乘止观法门释要》、《阅藏知津》等。此外,他以会通儒、佛二教的观点解释儒家经典...宋高僧传》记载,共有220余卷。他以《四分律》为主,综合多部律书及经典,建立自己的律学体系。所撰《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3卷(今作12卷),《四分律含注戒本疏》3卷,《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2卷,被...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71365997.html
  • 宗教意识的链接与文学的选择 ——对中国现代文学传统的一种解读

    一个一个的圈儿连续扩大,但都是从一个中心点推广出来的。”[5]这个中心点就是自己的生命体验。证之以儒家经典,此说可谓不谬,“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宗教意识的链接与文学的选择 ——对中国现代文学传统的一种解读  作者:袁国兴   【内容提要】  中国是个宗教氛围并不浓厚的国家,儒家文化的亚宗教性质承担了人的终极关怀使命。近代开始,中国社会主导...

    袁国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02166200.html
  • 论唐代士大夫奉佛的原因

    称扬孝僧元嵩,并提出佛经有《大报恩》十篇等宣扬孝道的经典。这样在伦理上将儒释调合起来了。   其次在人性论方面,他把佛家的心性学说与儒家性善论相沟通。在《曹溪第六祖赐谧大鉴禅师碑》中说:“...贞观至开元期间唐王朝社会繁荣,经济发达,政治稳定,学术争鸣。佛教在此时也极中天之盛,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相当广泛。上至帝王贵族纷纷礼敬三宝,庶民百姓更是信奉虔诚。佛教已成为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份,与儒家、...

    湛如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30566324.html
  • 牟钟鉴谈“读经”

    所奉读,在社会许多文化领域有普遍的影响,甚至成为一种共同性的文化语言。  在中国,具备以上条件的经典,在儒家即是四书五经,在道家即是《老子》、《庄子》,在佛教即是《心经》、《金刚经》、《坛经》,在...中年以后虽然理解能力大为增强,但记忆力差了,而且要挤出读书的时间很不容易,这是其二。所以社会要抓青少年经典训练,中年以后靠自觉。对于有志于从事人文学科事业的青年,不妨再多读几本书,例如儒家经典中,除了...

    牟钟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03666821.html
  • 试论中国近代唯识学思潮的源流

    建构完成并大张其军——即清代朴学的兴起。  清代朴学由对先秦儒家经典的钩沉索引入手,讲求“实事求是”“无征不立”,随着其发展的完善,其方法论与西方科学精神异曲同工,若梁启超所指出的:  清儒之治学,纯...四大师”皆有融通禅净的思想倾向。另外,他们提倡回归佛教经典,重视义学,来对治彼时以“不立文字”为标榜,实则掩盖其不学无术本质的禅门末流。如袾宏认为,参禅就是要“精研妙明”,即“体究、追审之意”[6]。...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93567851.html
  • 追寻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记少林寺下院新密超化寺阿育王塔(超化塔)

    论语》等儒家经典、《老子》等道家典籍,加之其师从南朝神仙陶弘景、北朝东魏国主号其为“神鸾”、他自号“有魏玄简大士”等,虽其书《往生论注》被奉为中国净土宗的圭臬,但其人到底是不是“净土初祖”,向存争论。 ...重修超化寺毗卢殿记》),而且它们都以奉安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而驰名天下。  法门寺与超化寺旧称皆为阿育王寺,其塔皆曰阿育王塔唐代佛家经典著作《法苑珠林》等认为,因其塔是阿育王为奉安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所造...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22067957.html